boyu博鱼中国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博鱼(boyu)体育官网今日头条:行稳致远谋发展 实干笃行在盘龙

所属分类: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06 09:05:34  作者:博鱼(boyu·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录入口
  2月18日,在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盘龙区人民政府区长高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2024年,盘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盯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委“六个春城”建设目标,坚持以聚力攻坚北京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紧紧依靠全区干部群众,加压奋进,聚力攻坚,经济运行顶压前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幸福盘龙”建设迈上新台阶博鱼boyu体育官网。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跨过1200亿元台阶、位列全省第三,达到1211.71亿元,增长3.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4亿元   项目建设:实施东白沙河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君悦酒店等132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89亿元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商圈建设:同德昆明广场、新迎新城、奥斯迪购物广场被评为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   盘龙老字号品牌:健之佳、金格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盘龙老字号”品牌   新能源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置换更新,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   ●楼宇平台优化提升   成立全省首个楼宇园区一体化服务中心,上线运行“盘龙产业招商小管家”楼宇综合服务平台,曲靖大厦提升改造项目全面竣工,融通中心成为全国、全省帮扶退役军人培训、就业、创业的典型示范项目   ●数字赋能成果丰硕   茨坝矿山机械、珍茗食品被评为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示范企业;省地矿测绘院地质数据平台、唯恒基业数智云项目被评为省中小企业集群“链式”转型试点项目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9%   ●旅游供给更加丰富   聚焦大世博片区和北京路中轴线,高规格举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活动   香格里拉今旅、温德姆等高端品牌酒店建成开业   千寻墨问民宿获批全国甲级民宿博鱼boyu(体育)官网   雄达茶文化城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编制“大世博片区”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完成61个项目,促进片区景点焕新升级   游客接待量: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205.92万人次,旅游总花费88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5%、21.16%   发展环境更有活力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向上争取科技企业扶持资金2313.75万元,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6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户,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17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83%,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   承办全省“彩云汇”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航天日云南航天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昆明锦标赛、“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等赛事,全省首个高层次人才服务会客厅落地盘龙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   持续开展“书记区长营商记”“区(局)长坐诊接诉”等活动   “政务服务+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   盘龙区交三桥不动产登记办证点荣获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成效显著单位   协助博翠园、龙晟苑等9个项目新增融资26亿元   ●招商引资精准有效   强化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   创建“盘龙区招商精英联盟”   新引进重点企业及项目27个,成功招引小米汽车、永恒光等知名企业落地   省外产业到位资金:70.01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6373.75万美元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承办东盟与中日韩绿色发展论坛、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等国际国内大会盘龙分会场活动   响应“万帆耘海”行动,组建盘龙“南亚东南亚”数字出海联合体,成功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出海基地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城市更新高质量推进   实施唐家营等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加快昆明机床厂旧址改造,成功招引昆明精一机床等6家企业签约入驻   启动实施东华“米轨集”特色街区、联盟特色风情街   ●市政设施加快完善   国博东路、润沙路等5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   完成白云路(盘龙江至万华路段)暨北京路道路交叉口工程等6个交通节点整治   完成盘龙江滨河海绵绿廊及生态健身带等14个海绵城市项目   ●绿化美化日益提升   完成金星地铁站、恒隆广场等19处立体绿化   完成国博西路、国博东路绿化工程   建成南岸公园(二期)、云山公园等46个“口袋公园”   新增城市绿地20公顷,人均公园面积超15平方米,位列主城区第一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庄科桥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完成16个供水保障及抗旱应急工程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   实施高原植物种质保护与繁育基地等26个项目   绿色有机农业强链补链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成功引进阿里巴巴旗下盐中甜食品科技公司,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厂   新增有机认证企业8家、农产品14个,9个品牌获评“绿色云品”品牌,“小河板栗”地理标识产品认证通过审查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92人,实现增收6696万元,脱贫人口收入增长26.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   磨憨镇尚冈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效显著,得到省、市高度认可   生态效益更加显现   ●城市饮用水保护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考核:连续4年考核全市第一   松华坝水库入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系统治水扎实推进   完成东干渠、花渔沟片区防洪能力及水环境提升工程   完成清水河水生态改造提升项目   实施盘龙江等9条河道以及城中村明沟暗渠清淤工作   完成270个入河排污口溯源及9个重点入河排污口整治   在全市率先开展餐饮行业排水许可排查整治行动,建立排水单元设施管理“四人”到位机制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空气优良率达99.73%   13个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标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低碳发展初见效益   新建充电站36座、换电站1座   建成投产45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270万度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促进就业创业   在全市率先启用人社业务24小时智能化咨询服务平台   4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新增城镇就业4.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提升教育质量   青龙山幼儿园、金康园小学金瑞校区等5个项目顺利完工,新增129个教学班、5680个优质学位,明通小学丰泽校区投入使用   云师大实验中学成功认定为省一级一等普通高中,组建3个中学成长共同体,引进名师名长等教育人才33人   学校荣誉:区培智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明通小学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称号,盘龙小学教育集团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网络学校”称号,云大附中西林分校、云波小学2位校长办学实践入选全省好校长十种实践案例,《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增加医疗供给   医院改扩建项目: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全面竣工,成功引入日间手术等多项技术   金辰、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   ●加强住房保障   128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交付   投入2.08亿元完成云南铝加工厂宿舍、北京路花苑等204个老旧小区改造   第二批“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100%完工,10个保交房项目交房率达96%,“烂尾楼”在库项目交楼率达100%、办证率达87.5%   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全程网办模式,深入化解131个项目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惠及群众21万户   ●兜牢社会底线   新建2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联盟街道金星社区、东华街道新迎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行稳致远谋发展 实干笃行在盘龙  率先落实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集中照护   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成区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完成区图书馆适儿化改造   选聘15名社会监督员开展医保基金监管   全省首创“培育‘社保明白人’打造‘社保幸福村’”试点   完成6项文物修缮工程,开放“状元楼”等2个公共文化空间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出台《盘龙区燃气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组织户外广告牌、校园食品等安全领域隐患排查整改   在全省首创“院坝消防”模式,火灾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4%   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率达100%   在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打造全省首个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   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表彰   积极融入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小坝社区党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完成省级物业服务改革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发布12个物业管理文件,创新推出“信义制”等7种物业服务管理模式,物业服务覆盖率提高到98.38%,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组建率双提升,物业纠纷投诉量持续下降   2025年 保持定力 创新突破 重点做好“七个紧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也是高质量推进“幸福盘龙”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盘龙区将守正创新抓改革,因地制宜求突破,持续做优做强城区经济,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扣聚核发展、平台支撑、能级提升   增强城区经济硬实力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把省会城市主城区聚核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北京路城市主轴,提升楼宇平台承载能力,加速现代服务业高效聚集,探索都市工业发展新路径,丰富高质量旅游供给,创新发展“旅游+”“+旅游”,做大做强做优城区经济。   优化北京路主轴承载空间 巩固楼宇经济平台优势   促进都市工业聚集发展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紧扣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环境优化   增强产业转型驱动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高效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有机结合,谋划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落实重点领域改革任务   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发动数字引擎领航产业转型   紧扣消费提振、投资增效、招商提质   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力   坚持稳中求进,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推动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全方位稳预期、扩内需,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促进新型消费快速增长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创新丰富招商引资模式 提高经济外向度   紧扣有机更新、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增强核心城区吸引力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可持续更新,补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用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有序拓展发展空间 持续完善市政功能   切实提升宜居水平   紧扣设施完善、品牌培育、增收致富   增强和美乡村感染力   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绿色有机品牌农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紧扣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绿色转型   增强生态优势竞争力   扛牢扛实生态安全政治责任,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行稳致远谋发展 实干笃行在盘龙  坚持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   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紧扣惠民利民、风险化解、平安建设   增强社会发展向心力   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提高安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办好老百姓身边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让“幸福盘龙”的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触可享。   兜实兜牢民生保障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记者胡耀元 通讯员黎杉报道)